2016年6月6日 星期一

台東食蟹獴(2016年6月5日)

直擊台東食蟹獴

  食蟹獴是什麼東東?引述屏東科技大學黑熊媽媽黃美秀教授的一段話,"食蟹獴可以說是評估溪流環境的指標物種之一,也就是說,有食蟹獴活動的溪流或濕地,代表該區環境污染程度低、開發建設較少,足以提供牠們生活所需的各項資源。"那麼,在台東市如果能發現食蟹獴,這代表什麼?

  幸運的是,我在六月五日下午接近五點時,於卑南溪河床上記錄到一隻出來覓食的食蟹獴。影片中食蟹獴在涉水的過程中,不斷的伸出舌頭喝水。在溪床中的燕鴴發現食蟹獴後,不斷發出警戒的鳴聲,而食蟹獴也向著天空發出短促的叫聲。

  在過去一年參加荒野台東分會野溪調查的踏查記錄中,野溪小組成員二葉松曾在往加路蘭的道路上,發現食蟹獴的屍體,也在去年五、六月的清晨二次見過橫越馬路的食蟹獴。在親自走訪的溪流中,野溪小組也多次記錄到疑似食蟹獴的足跡。今年四月二十四日夜間蛙類調查,大冠鷲、二葉松及我三人,在太麻里南坑見到一隻橫越馬路的食蟹獴。五月二十九日當天,野溪小組成員蘆葦,在台十一線128K 附近,見到一隻路殺的食蟹獴。從現有的記錄中,我們可以確定食蟹獴確實還有族群生活在台東這塊土地上。

  黑熊媽媽黃美秀教授,在同一篇文章中寫到" 不信的話,請大家不妨想一想,西部低海拔地區,還有哪條溪流是清澈見底、蝦蟹成群的?溪流死了,食蟹獴自然也跟著就不見了。不見的,應該還有更多的東西,老人家應該最清楚。"用這一段文字反推台東的溪流環境,我們目前既然還可以發現食蟹獴,就證明台東的溪流環境還沒有到不可挽救的地步。但目前一般民眾及公部門,對於棲地環境的守護並不是很重視。野溪小組的成員在進行溪流調查時,常可以見到野外溪流堆積垃圾,甚至是見到隨手一包垃圾就往橋下丟的現象。而公部門進行溪流整治時,工程進行中將整個溪床移平,然後築起高高的護岸水泥,整個摧毀了該條溪流的生態體系。整治後的溪流常常是溪中沒有了食物,溪流的護岸又成為橫越溪流二岸的障礙,再加上一條一條的道路穿越土地,台東現有食蟹獴的生存空間不斷的被分割、被擠壓。

  人們喜歡自己的家園是鳥語花香的環境,卻又不斷的將野外的環境以私欲毀壞。我常覺得,愛護地球,環境保護不該是某些團體的責任,更不是公部門的責任。最重要的,我們是否有視萬物為一體的心志,公平對待每一種生命,節制自己的私欲,在自己能出力的範圍內,做好自己可以做到的守護家園行動。在現在全球環境持續惡化的現實下,有志保育環境的你我,實在是負有更沉重的壓力與責任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