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

知本溼地(2015年12月30日)

告別2015知本溼地天空(20151230)
十二月三十日了,再過一天就要進入2016年。
十二月出門空拍的日子不多,所以保留的記錄也比較少。今天趁天氣還算可以,四點三十幾分就趕到知本溼地,趁太陽還偶爾露出西邊的陰雲時,再度記錄一趟知本溼地水域地貌。
風力有點,在可接受的範圍。水域面積大致和十二月十三日時一致,最明顯可見的新增水域範圍在南側-靠沙地道路處草澤,及北側射馬干溪養牛區草澤。這二處原本在三月時還祇是草地,現在少說有一個月都是被水覆蓋。
空拍記錄中,正好被附近荖葉園的主人看見,又是問我是不是政府機構人員。那位先生告訴我,溼地的鳥不多。我想他並不是有在觀察溼地生態的朋友,他祇告訴我鴨子不少。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炫蜂團在12月19日上午就記錄到了魚鷹、紅隼、蒼鷺、大白鷺、小白鷺、鳳頭潛鴨、紅頭潛鴨、綠頭鴨、花嘴鴨、鸕鶿、小鷿鷈、白冠雞、小環頸鴴、翠鳥、大卷尾、家燕、赤腹鶇、小啄木、棕背伯勞、烏頭翁、環頸雉。台東野鳥學會的會員在12月26日則發佈最近知本溼地出現過的猛禽有黑翅鳶、遊隼、魚鷹、普通鵟、紅隼、黑鳶。這樣子的鳥種不算多嗎?
因為選擇使用開發隊的農間小路往返,可讓我在漁塭旁的小路上見到了一大群的鳥。就停在道路上,二百多隻應該有了,全是外來種的八哥。八哥一大群,會對此區的生態造成改變嗎?12月27日那天,在太平溪南王橋和日光橋的鐵馬道鐵橋上,就見到一隻老鷹被一群八哥追逐。看來,鳥多勢眾的情況下,就算是猛禽類也不敵八哥鳥呀!

2015年12月14日 星期一

知本溼地雜木林帶臨知本溪側(2015年12月13日)

知本溼地雜木林帶臨知本溪側(20151213)

今天的第三個起降點,也是新地點,位於那條主要通往海灘的沙質路邊。那條沙質路就是一般開車時,下知本橋後台九線轉入知本溼地,然後一路開下去接上的那一條沙質路,最後就是通到海邊沙地那一處。

機車停下時,太陽一樣大到受不了。可是,周遭全是鳥鳴聲,伴隨著海潮聲,完全聽不到其他文明的聲響。如果能有套好的錄音器材,光是這純天然的天籟,就值得忍受蒼蠅四處飛的打擾。說實在的,應該找個日子,單純的在這一大片雜木林裡獨處。寒風日也好,雨水灑落時也好,或者,能耐著性子忍受酷暑也好。當心靈沈澱下來時,一定能完全忘記自己是處於文明的社會,就祇靠這一大片雜木林,應該就可以體會到。

被火焚燒過的跡像已看不到,若是沒有仔細觀察,是不會知道十月時,這一大片雜木林曾三番二次被人縱火。高大的黑板樹半圓型水泥處,停了不少車。我猜,是玩生存遊戲的玩家聚會。知本溼地的雜木林帶似乎已成為某個中隊的活動領域。玩生存遊戲的玩家,他們也是要爭取自己的活動領域,和別的玩家中隊爭。四處掉落的塑膠子彈,在那個半圓型的水泥區隨處可見,和黑黑圓圓的羊更便一樣普遍。

靠知本溪臨近鐵道橋的空地,堆了一些東東,看不出是哪個公家單位還是私人單位在使用。至七月時我空拍這一處,就有發現。知本溼地這一大塊土地,產權不清,管理權也不清,反正目前的縣府是無心處理。希望卡大地布的族人們能好好守護這塊土地,這些空拍記錄若是能發現什麼不該有的事情發生,這樣子也算有價值了。

知本溼地水澤西側雜木林帶(2015年12月13日)

知本大排,射馬干溪(20151213)

從十月起, 決定每個月加拍一次雜木林的現況。今天第一趟記錄知本溼地,接下來二顆電池要記錄雜木林帶。因為我並不是採用在近出海口處的起降點,所以,今天算是探勘新的起降點而找到了一座橫過射馬干溪的小橋。今天的第二趟飛行,就以射馬干溪為主。

主要是從那座小橋為主往台九線方向記錄,順著射馬干溪的河道一直飛到台九線,再沿著河道飛回知本溪地。射馬干溪,其實就是知本大排,今天看到水挺多的,可以用湍急來形容。從小橋起,沿著河道有一條小路在射馬干溪旁邊。在監視螢幕上看,那條小路比射馬干溪明顯多了,算是我的飛行導航線了。射馬干溪已被水溝化,就是三面光的水泥工法形成的灌溉溝渠。

記錄完射馬干溪後,電力還足夠將溼地水澤以西的雜木林帶記錄一遍。所以,今天的第二趟記錄算是賺到了,一魚二吃,一顆電池就記錄了射馬干溪及水澤西側雜木林。

站著操控遙控器十分鐘左右,太陽曬到會流汗。看著地面上的羊便便,我那時對羊便便的疑問又興起了,為什麼沒有糞金龜呀?真的沒有糞金龜呀?是知本溼地這處本來就沒糞金龜,還是台灣本來就沒有吃山羊便便的糞金龜呀?

知本溼地(2015年12月13日)

暖冬下的知本溼地(20151213)
昨天飇到長濱空拍,飛得有點不順心,風力的關係,本來就不適合空拍。不過,很多事情往往就是這樣,明知道就不太可行,但不把握機會拼一把,時間過了,什麼都留不下。
昨天晚上,寫稿、截圖弄得很晚,心想星期天拍知本溼地,就算晚一點出發也沒關係吧。不過,整晚風一直呼呼叫,叫得心神不寧。不是嫌風吵,而是擔心白天空拍時不好飛。
出門時,跟昨天差不多,稍微早個十分鐘吧,也是十點半附近。一路騎往知本溼地,天陰陰的,雲稍微多了些。上次去知本溼地空拍是十一月二十九日,那天選擇了一條新路線前往,除了過利嘉溪一定要上豐源大橋之外,其餘全是田間小路。今天一樣套用十一月二十九日的路線,排除掉遇上砂石車吃了快五分鐘的風沙之外,其他時間全是逍遙自在。更棒的是,太陽整個露臉出來,熱力無可匹敵,熱到以為是秋老虎出現。途經上次見到近十幾隻蒼鷺的田地時,又看到了四、五隻蒼鷺晾翅曬太陽。我還是第一次看見蒼鷺晾翅,雖然牠們只是稍把翅膀抬起,並沒有整個展開,我還是覺得挺驚艷的,生平第一次呀!
小路上鳥挺多的,大都是留鳥,見的到的以斑鳩及鷺科居多,聽的到的要數烏頭翁。當然,外來種的八哥四處可見。一名農夫在水田中翻土,白色的鷺鷥混雜黑白的八哥,看起來快一比一的數量遍布在水田。
知本溼地的水位,略有變化,和十一月二十九日相比,應該是縮小。就我在十一月二十九日的起降點處所見,前方本來水滿的小水池全沒水了。不過,椰林處的草地還是有水覆蓋。若以那條通往養牛區的小徑為界,小徑東側還有見到水光反射陽光,小徑西側就比較看不到了。
今天繞知本溼地記錄一圈時,往南橫風時,腳架還不會入鏡太嚴重。往北橫飛時,空拍機白色的右腳幾乎打橫入鏡,祇好改以鏡頭朝前的飛行記錄方式,然後又改用倒退飛行拍攝。這樣子,比較難用大範圍視角看見陽光反射,來得知草叢是否有水淹漫。
今天雖然有風,但因為繞圈北返時,純用了鏡頭朝前飛行,加下來改用倒飛拍攝飛行的關係,回到起降點上空時電力還夠10%飛行。空拍機的電池,每次飛行時不能用光電量,也不能留太多電量,這二種狀況都會讓電池的使用時間縮短。所以,我降低高度又繼續靠近水澤飛了近六分之一小圈。近距離拍知本溼地的水域,又有另一種美感。還好,溼地內的水禽似乎沒被我打擾,至少沒看到大群水禽升空遠離。

長濱野溪(2015年12月12日)

長濱野溪,將整治(20151212)
長濱野溪,流過長濱市區後,在長濱國中北側流入大海。荒野台東分會.野溪調查小組,目前正和水保局合作探勘這條溪流。先說一下,這個野溪小組是什麼東東。
荒野台東分會.野溪調查小組(以下用野溪小組簡稱)從去年十月起,每個月至少實際踏查一條台東的野溪,目的是希望藉由親自到野溪踏查,記錄台東野溪的現況。一年多的踏查,台東野溪小組在今年十一月十三日下午,和台東水保局合辦了一場座談會。在會議中,台東野溪小組發表了一年多的踏查結果,也對水保局提出台東野溪小組對自然野溪的訴求:希望去水泥化,希望維護生態環境,希望公部門資訊透明化,說白一點,就是我們不要野溪變水泥水溝。
那天的會議,到底算不算成功,我個人無法去確認。台東水保局的一位林姓課長,後來有和我們聯絡,要針對長濱鄉的長濱野溪進行整治,因為民眾陳情有安全疑慮。然後,在12/6日當天,台東野溪小組就到現地去踏查。踏查的結果大致如此,長濱野溪流入市區的溪道,不知在幾時就做成水泥涵洞,然後涵洞正上方有一戶三層樓的住宅。那條野溪除了那一段之外,都維持著天然的狀態,可是,目前因為居民的陳情,水保局要進行治砂防洪的工程。這樣子,原有自然狀態的野溪,就會因施工進行破壞了原生的植被,甚至是生態體系。
12/10 日晚上,荒野台東分會進行解說員課程訓練,請了台東野溪小組報告過去一年的調查報告。結束後,我審思了台東野溪小組面對的問題。我發現,台東的野溪不是不夠美,不是生態不夠豐富,而是住在現地的居民不會珍視。
12/6 日那天的現地踏查,我沒有實際參與。所以,就用今天到長濱,將長濱野溪出海口處起,到長濱運動公園北側的流域記錄起來。因為今天風力的緣故,祇能記錄大概一公里左右的下游流域,不曉得有沒有把即將動工整治的部份記錄到。
在這邊,說一說我對台東野溪的看法,或者說,是我發現台東居民對環境的看法。我是屏東人,我小時候呢,就愛往我家附近的河床上跑。我現在還保有黃昏時,一人獨自走在堤岸上,旁邊是一大叢、一大片的白色蘆葦花,落日在西方灑下當日的餘輝。我假日時,那時應該是小學階段,就愛往河流探險,一個人走在沒有人的沙洲上,周圍全是長得比我高得蘆葦。然後,在沙地上築水壩、抓魚,或者,走在西瓜田的石礫田埂上,拿著用壓歲錢買的望遠鏡,對照手上的野鳥圖鑑看鳥。颱風過後的河床最好玩,因為有洪水退去後,留下的細軟細沙及淺水漥內殘留的魚苗。只要是不往水急水深處去,河床上根本就沒什麼危險的地方。至少,我一人獨行時,從來就沒有遇到危險過,而且,那時我根本不會游泳。
在這種成長環境下,我想,我現在會關心自然環境應該是很正常的。不過呢,我發現台東的野溪,好像跟我小時候玩耍環境的溪流不一樣。大型的溪流,像利嘉溪、卑南溪,被人工整治的痕跡太明顯,流域內的水道被限縮,然後水流相當湍急,一看就知道很危險,本來就不適合小朋友去玩耍。再來,我住的屏東算是平地,所以山地型的野溪是我非常陌生的。但是,這種陌生的小型野溪,卻擁有令我非常驚豔之處。我所見的原生狀態山地型野溪,離山近,沒什麼腹地,溪床內大大小小的石塊林立,水域變化非常多樣,重點是,生態豐富,水質澄澈。像出名的延平鄉蝴蝶谷,是當地居民的避暑盛地,也是溯溪界有名的去處。
台東野溪,其實每個村落幾乎都有。台東的聚落幾乎都是位於溪流附近。台東有較大平地型腹地的村落,幾乎都是大河流的沖積扇平原。東海岸成功以北比較沒有大型沖積平原的村落,但旁邊也通常會有類似峽谷型的野溪。
沒有被整治的野溪,說白一點,沒有被水泥化的野溪,都很漂亮。不過,靠近村落的溪流都比較髒,垃圾很多。不管是西部、還是東部,不管是所謂的台灣人,還是原住民,丟垃圾的功力都很強,都不認為隨手亂丟垃圾是不應該的事情,都不認為大自然是禁不起常時間的人為破壞。
台東的野溪環境,祇要是沒人為干擾的,都很漂亮。不僅是在生態上,在地質及地型上,都有相當的觀賞性。不過,漂亮的環境,人們不見得會珍惜,通常是失去時,才會憾恨為什麼會失去這麼美的環境。然後,很多時候大家通常是去指責政府、指責他人、指責…,為什麼不去保護、維護現有的資源。
如果,一個人從小開始,他所見到的溪流就是充滿垃圾,就是光禿禿的水泥河床,就是污水臭味的光景。那麼,他長大後,對自己家鄉的溪流當然沒什麼好感,更不要說去愛護它。可是,這是正確的嗎?我們的先民,不管是原住民也好,從大陸過來的漢人也好,選擇居住環境時,有沒有河水,通常是優先考量的因素。因為,水代表生命,代表食物來源,日常生活中的一切,在過去的年代,萬萬離不開溪流。如果,我們因為進入了所謂的現代文明社會,就可以無視先民的生活經驗嗎?我們所謂的現代文明,在災難發生時,真的可以無缺的保障我們未來的生存希望嗎?在我們隨手,或者輕易的破壞自己家鄉的溪流時,會不會是在斷絕我們未來的生存希望呢?
我們要如何告訴我們的下一代,要愛自己的家鄉?愛現在這種四處是水泥建築的環境?還是愛網路3C產品充斥的環境?台東保有許多美好的自然資源及生態環境,比起西部,台東幸福太多了。我們的天空,和北京比起來,是天堂吧!不去和北京比,就和翻過中央山脈的另一端,台中,比起來幸福太多了吧。我們的溪流,比起西部污染源一堆的工廠旁臭水溝,好太多了吧!這樣子的天然、無價資源,就在我們生活的領域,如果我們再不去重視、關心、維護,更進而去保護,當我們失去這些原生狀態的野溪環境時,台東的環境,是能剩下什麼贏過西部的呢?

忠勇梯田(2015年12月12日)

健康大步、忠勇梯田(20151212)
今天長濱鄉辦了一個1212健康大步走的活動,我本來有想去現地看一看。會想去看看活動會場的原因,是想去和一位潘姓網友見面。沒想到我這把年紀了,還會像年輕人一樣想和網友見面。回想我第一次的網聚(也才二個人,含我)是八十七年吧,上台北和一位線上遊戲的幫主見面。那時,二十幾,尚未三十,年輕人嘛。
不聊網聚,來聊聊認識潘先生的經過。
自五月起開始拍長濱的梯田,我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看過我放在網路上的資料,應該不多。其實,我當初是沒打算放上網路;後來放上網路,祇是貪圖網路上的儲存方式,很方便我可以利用有網路資源的環境查詢我已拍攝的資料。畢竟,要自己架一台網路伺服器給自己用,那又是一筆不小的金額。
潘先生怎麼知道印象東海岸,他到是沒告訴我。不過,他告訴我長濱梯田開墾的一大堆資料。對我而言,這些資料很可貴。
回想起為什麼會來長濱拍梯田,其實,長濱原本對我而言非常陌生。我自八十四年到台東任教,八十六年退伍開始正式的教職以來,長濱,祇是我路途經過時的一個地名。我居住在台東二十幾年有了,前十年算是在大麻里鄉的尾端,近大武處。反而因為學校辦學生活動的因緣,對達仁鄉的一些部落比較熟悉。我曾隨著排灣族的朋友,深入大竹溪上游,到達排灣族族人,從屏東古樓部落遷徙至台東時所建立的部落。族老說,那時是口傳歷史在荷蘭人還在台灣出現的時代。那個部落的遺址,祇剩牆角堆砌的石塊存在。屋舍比路面低,一小塊一小塊的四方型,面積大概不到二張塌塌米的大小。屋頂和牆全沒了,直接在屋子內的土地上長出樹來。頭目的屋舍到是挺大的,和其他屋舍比起來,印象中有半間教室左右。帶我們查看的族老,還指著地上的一塊大石板告訴學生說,這塊石板絕對不能踩,那是室內葬的位置。後來,因為換學校的關係,居住在台東市。那一陣子,因為朋友家住在龍田,所以假日就常跑縱谷線,龍田、高台、關山、池上是比較常去的地方。
我在今年四月以前,根本就不知道長濱有梯田。潘先生告訴我在 1878 年加禮宛事件後,加禮宛人進入加走灣並建立了大峰峰…等十個聚落。同時段加走灣還有在1859 年起自屏東移入台東的馬卡道族人,及 1877~1890 間,大港口事件後移入的東岸阿美。這些是在文獻上查到,在長濱這塊土地上開墾的先民。
潘先生又告訴我,長濱的土地流失有三階段。第一階段是因農耕欠收,然後向店家借錢過生活,最後無法還錢就祇能抵押地契。第二階段是國民政府來台後,各地的土地販子用盡手段從老農手中取得土地。第三階段,就是現在啦,財團用財力大肆購買土地。花蓮,網路上早有人寫文章說,土地早就被大財團買走。台東的東海岸,這些年各地的開發案也不斷的傳出。就我知道的,成廣澳的旭塔,成功的滿地富,杉原的棕梠渡假村,還有,那個還沒被颱風打倒的美麗灣渡假村飯店,之前台東市南京路的縣民大道也說要賣掉,然後現在台東市海濱公園處要進行都市變更計畫。
而長濱這邊的梯田,聽說有兩個大戶買走超過四百甲的田地。在此,我先聲明這個消息我沒查證,所以,千萬別把這一段文字當成事實。不過呢,就我空拍所見,真的有不少梯田是處於休耕狀態。我自己也想找個長濱的當地人,來按著我的空拍照片看看,那些沒在耕作的田地是不是就是被賣掉的田地呀。
今天的飛行記錄,比較多的部份是往忠勇方向記錄。我改了起降點,所以往忠勇記錄的田地比較多,也因為,我打算接下來要去長濱運動園看一看活動地點。當然啦,等我到長濱運動公園時,活動早結束了,連歐式帳棚都拆的差不多了。那時,一點五十幾分了吧,所以,實際上我是沒有和潘先生碰面。這一次的網聚念頭,算是…殘念…

真柄梯田(2015年12月13日)

冬日真柄(20151212)
夏天騎機車從台東到長濱,需要穿長袖,以免曬傷,我還加買了無指式手套,防止手掌臂曬到脫皮。冬天騎機車從台東到長濱,一樣要穿長袖,甚至是厚的外套大衣,因為會被風吹到冰冷麻木。就以今天這種有出太陽,不像冬天的冬天,尚未出門前還在考慮到底要以夏天的衣著為主,還是以初冬的衣著為主的日子,若是衣著穿的不夠暖,一樣會被風吹到感冒。昨天白天的太陽,實在讓人無法認同目前是冬天呀。
幸好,今天我出門前的衣著是,先穿一件長袖衛生衣,加上一件短袖T shirt,最重要的是改穿防風外套,而不是夏天穿的防曬薄外套。出門時,算很晚了,超過十點半。上週六日,因被排定有額外的直笛研習課程要上,所以沒能外出空拍。今天要是沒把握住去長濱,下週的天侯適合不適合出門空拍都說不定。
一路上,車流量算有點小多,比前幾次外出空拍時多,但比不上暑假中的車潮。騎自行車的人,是今天發覺數量有比較多的不同點,那一群人似乎是同一個車隊的車友,在成功鎮外環道時,還有見到他們的補給車輛。東河的向日葵已不像十一月時金黃燦爛,已經看得到葵花子變黑了。海水一樣藍得令人心醉,配上白色浪花陣陣,吸引不少遊客拍照。天空呢?很令我擔心,雖然還有陽光,但雲層也開始聚集。最讓我煩惱的是,風力大到騎車感覺風阻有點大,看著路旁拼命搖曳的路樹,我一直在想,到底今天能不能順利升空記錄,要不要回家睡覺算了。
身體漸漸的冰冷,看來是該多穿一件保暖背心。我忘了讓人失溫的通常是風,金門當兵站海防時,風大到讓耳朵長凍瘡的記憶大概慢慢離開我的腦海。看著騎單車的騎士奮力的踩著踏板,我慢慢打消折返回程的念頭,就算真的無法升空記錄,去看一看冬日下的東海岸也算不錯的收穫吧。
騎到真柄的新起降點時,已是中午十二點四十分。今天北上一路逆風前進,時速大概都在六十左右。所以,原訂一個小時半可以到長濱的車程,應該有被拖延到。不過呢,我也憑著較慢的車速,躲過了二次警察的路檢。
停好車,第一件事是拿出遮陽帽,不過用處不是在防曬,而是擋風保暖了。我放慢步驟,不趕著馬上組裝空拍機升空,因為雙手太冷,反應有點遲緩。讓雙手回覆靈活成為最先考量的事。喝了保溫杯內還會燙嘴的開水,看著雲層下的梯田。耶,今天的真柄梯田,灌水的田地比起十一月還多耶。
今天真的很難飛,飛得心驚膽跳。為了避開逆光攝影的問題,我先順風往城仔埔的方向飛,再逆風往北飛回真柄方向。這種飛行路線規畫,對新手而言其實是很大的錯誤。空拍老手千交代萬交代,逆風而去,順風而回,這是安全返航的必要考量。我現在雖然不算是新手,但也還稱不上老手,更不是藝高人膽大的飛行高手。其實,我祇是考量二個因素,第一,避開逆光攝影。冬天的太陽,正午時是偏南的。其實不管先往南飛還是往北飛,我大致上都是飛一個大圓弧,總是會遇上逆光攝影的問題。第二個因素才是最主要的,防止拍攝到腳架。風力大時,都免不了這個問題。以前風力不影響空拍時,我都會用橫移的路線拍攝。但今天風那麼強,光是站著都聽得見耳畔的風聲,橫移拍攝一定會讓腳架入鏡,而且可能會超過三分之一的畫面。所以,我今天祇能朝著鏡頭的方向飛行,然後拍攝的俯角往下調,避免拍攝到空拍機的旋翼。
這樣子的決定,讓今天的空拍又變成龜速爬行,同樣的電力無法隨心所欲的拍攝想要的畫面。一升空往南飛,很快的就飛到近一公里的距離,然後,調頭往北時,就看著監視螢幕似乎停格一樣,怎麼畫面好像都不會動。再加上電量百分比顯示一直往下掉,到底,是在空中停旋是嗎?前進的搖桿都已經推到底了,推到大姆指都發疼警告別再用力了。
記錄時,太陽公公正好躲在雲層內休息,或許,它等我等到累了,要先躲雲層小睡一番。這樣子,我的畫面拍下來,顏色飽和度就沒那麼好了。其實,今天看到的水田面積比十一月大多了,範圍也大多了。悲慘的是,北風哥哥不太理會我遠從台東市而來,不給我良好的無風狀態。或許,北風哥哥心想,啊我遠道西伯利亞來台東看你了,你是在那邊嫌什麼嫌的啦,嫌今年的暖冬還不夠暖是不是,嫌那個南美智利的聖嬰惹禍不夠多是不是,嫌氣溫上升不夠高是不是。看來,我應該要好好像北風哥道歉,人家都不嫌遠了,我祇因為不能順心空拍就心裡發難,這太不應該了。
我呢,買了這台小白二代空拍機後,開始嫌東嫌西。就如小時候的成長經驗一樣,不會騎腳踏車時,想要擁有一台腳踏車,會騎腳踏車後,就想要一台機車,有了機車,就想坐在轎車內遮風避雨。我一直對小白二代不滿,不滿橫移飛行常常讓腳架入鏡,所以,很想再敗一台腳架可以在飛行時縮起來,祇剩攝影機再底下的機型。今天的飛行降落,給我另一個看見。當空拍機起降時,最怕有瞬間風力出現,這會讓空拍機發生翻肚的現像,會導致機子受損。起飛時,還比較能避免因風吹造成翻肚,祇要膽子大一點,上升桿給它推下去讓機子快速升高,就鐵定不會翻肚。但,下降時有風吹一定會讓危險的翻肚機率升高。憑我現在的菜技術,十次鐵定八次下降時遇到橫風就翻肚,如果真的用那台我非常渴望的收縮腳架機型。小白二代,我除了剛飛時有二次翻肚事件,之後就完全沒有發生過。因為,風大不飛是我首要遵守的飛行手則,還有,就是降落時我都改為單手接機,完全不讓空拍機著陸。如果是那台腳架可以收縮的機型,光是那個重量,是我能夠單手安全接機的嗎?好像空拍的老手也不敢這樣做的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