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

知本溼地( 2015年11月29日)

水漲可,船高請勿來(20151129)
今天空拍最重要的目標是知本溼地。好像除了一、二次是在正午附近拍攝知本溼地,大半的時間都是在下午三點後,更多時間是記錄到雲層密布的時候。像今天天氣那麼好的十一月天,又是在正午時分附近記錄,好像是第一次吧。而且,今天的起飛點又改了。
台東鳥會 FB 上,有網友張貼知本溼地上週有人開船灑網捕魚,本週有人玩獨本板。對一般民眾而言,水域的作用當然就是休閒與生活,很少人去思考在今日環境衝擊之下,自然界的荒野,是生物重要的休憩之處。
知本溼地,在台東鳥會的記錄中,黑面琵鷺、東方白鸛都曾經出現在這塊水澤上。為了溼地的復育,在今年四月二十六日,荒野台東分會和台東野鳥學會,曾合辦保護知本溼地,讓野鳥回家的活動。今天這一處的水澤樣貌,是很多關心它的民眾所共同努力之下的結果。目的,可不是讓人到這塊水域上進行水上活動。
今年用空拍機記錄知本溼地,在網路上發表過的記錄已有二十六次。三月三次,四月三次,五月三次,六月、七月、八月、九月、十月各二次,十一月若含今天也二次,另外七月、十月、十一月還各別記錄雜木林帶。目的無非是為這塊土地的變化保留記錄,而不是單純私心的純休閒娛樂目的。
這些記錄能有什麼用處,我不知道。我祇知道因為從三月以來,每個月至少記錄二次知本溼地,我則能說出目前水域的面積是變大還是變小。以今日的記錄來看,溼地的水域面積增加很多。面積增長的部份在溼地的西側,就是海岸木麻黃林的對面。水澤西側原本是灌木林帶、椰林、草原帶的區域,今天空拍時發現都有水面反射陽光的現像,很明顯就是水澤水滿,然後開始向水澤西側的植被區覆蓋水域。對我而言,我當然樂於看到水澤愈來愈大。不過,養牛的人家心裡怎麼想我就不得而知了。
空拍機飛一趟下來,收好裝備大概是十二點五十幾分了。我遠望南側沙地上,停了不少台車,人在哪兒活動,是什麼人,來做什麼,我一概不知。空拍機飛行過程中,監視螢幕上也看不到人影。大中午的,又是沙又是大太陽,又沒有冷氣及冰品,會來知本溼地這種蒼蠅四處飛,牛屎味重,羊屎也不少見的地方的人。希望,是愛護自然的自然之友吧!

呂家溪出海口至知本溼地海岸林( 2015年11月29日)

呂家溪出海口至知本溼地海岸林(20151129)
呂家溪出海口的位置,大概正位於利嘉溪出海口和知本溪出海口的中間。出門前,先在 Google Map 上查詢一下這一處的大概距離。原估計認為十分鐘內,應該可以將利嘉溪到知本溪的海岸線全部記錄起來。通常,心中想的總是比實際狀況來的美。
實際狀況呢,今天天氣好得很,陽光充足,風力不大,路上交通狀況又不擁擠,小路又沒找錯,飛行點的景緻美得不像話。唯一沒有料中的意外是,一顆電池祇能飛行一半的目標,也就是祇能從呂出溪出海口飛到利嘉溪後折返,就要降落了。所以,呂家溪往知本溪的方向,要再用掉第二顆電池。然後,又發現另一個意外,在飛行高度祇到一百公尺左右的高度,飛到一公里外後無線電訊號就會接收不良。所以,第二顆電池飛行到知本溼地出海口附近,就要折返,不能飛到知本溪出海口。
不過,這都是可以接受的小問題,祇要空拍機沒掉下來,就有追求更佳品質的機會的啦。
這一處的海岸林,比起呂家溪北側來說,林相比較稀疏。而且,有一處的農墾範圍緊臨木麻黃林,搞不好幾年後,木麻黃林會被鑿穿也說不定。甚至可能,目前的農業用地已有侵佔海岸林也不得為知。然後,這一趟的飛行,讓我又有新發現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.東部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水產生物種原庫,就位於此處。名堂好大,佔地也不小,好笑的是,它正門前面的道路寬達十米以上,然後離開這一處的道路全是沒有標線的單線產業道路。
因為飛到知本溼地折返後電力還可飛行,就指揮空拍機飛近水試所近距離拍攝。這下子差點讓機子出事。原本想繞水試所外圍飛行一圈,沒想到第三個意外就在這邊發生。要近拍就要降低高度,然後降低高度之下又讓無線電的接收範圍變小。繞圍計畫連五分之一都沒完成,監視螢幕的畫面就完全雪花。等到訊號再度接收後,電力祇能保障安全返航而已。好吧,最重要的是沒發生空難墜機事件就好。
看過空拍記錄後發現,水試所在此處的沙灘上,做了涵管排放廢水。純天然的沙灘就多了這道水泥水溝,而且,排放出來的廢水有沒有經過污水處理後才排放也不得而知。國家級行政院主管的機構,對生態問題的認知,從這邊可以去瞭解佐證。
拜出門前有做路線調查的便利,所以第三趟記錄知本溼地的路途就直接走附近的小路前往,這又讓我發現另一處幽境。在過了水試所後,往南前住知本溼地的路邊,有一處田地種滿了杭菊。因為近中午,農地主人都在路邊休邊。我停車拍照時,就聞到濃郁的香氣。聽說杭菊的種植要大量的噴灑農藥,我沒好膽去問在一旁休息的農人們,你們的杭菊有噴農藥嗎?但觀察附近的植被,及飛來飛去的眾鳥兒們。我心中為此處的環境打了一個很高的分數。希望,能與大自然友善共存的農地利用能大量的存在。不過,隨手丟棄的垃圾,在此處還是四處可見,甚至還見到焚燒垃圾後的餘燼現地。

利嘉溪出海口至呂家溪出海口海岸林( 2015年11月29日)

利嘉溪出海口至呂家溪出海口海岸林(20151129)
從知本溪到利嘉溪的海岸,是台東縣目前少數尚且保留純天然海岸的一小段海岸線。與海水交匯處的礫石灘,靠近內陸海岸木麻黃林的沙灘,加上,完全看不到水泥消波塊的景緻,這在活在台東的居民眼中,可能祇是一道沒什麼大不了的海岸面貌。
這一處的海岸,矗立於海岸沙地上的木麻黃,應該算是一群不受人關注的植被。往來於台九線南來北往的車輛,遠遠離海水浪潮之外,視線往東也是觀望藍色的大海。遮擋展望的木麻黃林,可能還被人嫌遮避美麗的大海景緻。而臨近木麻黃林的農人呢?他們是怎麼看待這一大片的木麻黃林?
老實說,我不知道。今天是第一次記錄這一處的海岸林,這道木麻黃林不知算不算是人工植林。但,定沙、耐旱、不畏海水鹽份,讓牠們成為保衛內陸的第一道天然防線,也成為不少野生動物們的棲地環境。我覺得,這道樹林很值得去關注。
海岸林內陸,大部份是農業用地,然後,這一段可以見到不少漁塭。印象中,在三和靠海側的漁塭,我曾在台九線上就聽到燕鷗的叫聲。可是,這一處的漁塭今天沒有發現到燕鷗的蹤影。因為是第一次記錄這裡,所以也說不上這算正常還是不正常。
過利嘉溪往南方向的海岸農地,一般稱為知本開發地。這處的道路規畫的四四方方的,產業道路十字縱橫。平常應該是沒什麼人車,所以今日見到不少珠頸斑鳩在道路上散步。收割後的農地,有灌水的田地都可以見到不少鷺科鳥類。今天最訝異的是在一塊田上,看到十隻蒼鷺聚集。田裡是有什麼好料吸引蒼鷺呀?大隻青蛙嗎?
若,有人想回味一下農村小路的風光,個人覺得啦,這裡的小路騎腳踏車應該是不錯。我猜,農藥的使用率應該不高,至少沒看到殺草劑的使用現像。

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

加路蘭海岸(2015年11月08日) ‪

加路蘭海岸(20151108)

發現這一處,是參加荒野定觀活動時接觸到的。那時祇是單純的認識一些海邊植物、藻類、及最感興趣的潮間帶生物。因為讀書時略對地型有點概念,所以看到加路蘭海岸的海蝕地貌時,會特別去觀注。有了空拍機,就更想利用空中的視野來欣賞這一處的海景。

四月時的一個下午,獨自一人放飛。那一天拍下來的影像實在讓我震憾。驚訝於那麼美的一處海景,就臨近台東市不遠,不到二十分鐘的車程就可以親自去體驗。另外,就是害怕消息曝光後,會引來大量的人潮,進而發生垃圾大量湧入的慘況。

因為昨天記錄了三仙台珊瑚礁岩海岸,讓我又想起了加路蘭的海岸。這二塊絕美之地,都有者極大的相似之處。當然,二處的珊瑚礁地型絕然不同,相似的地方則是 人煙罕至,並且有一大塊海岸原生林護衛。有心的人,可以注意一下。從台東市往長濱方向,台十一線靠海處還有多少海岸線,存留著海岸植物林帶。除了那些峭 壁、懸崖,或者泥岩直立地型之處還有海岸植物林帶之外,其餘祇要是有一塊平坦的土地可供利用,絕大部份的海岸都被墾植、剷除植被種植草地、或者興建房舍。 台東的海景之美,祇要是靠海而且有展望之地,都是絕佳的觀海美景。私人興建住宅,農人拓荒墾植,都是現有可以觀察到的現況。而更多以開發案而賣出的土地, 則慢慢的進入台東縣的各處海岸。

講那麼多,想講的是台東的珊瑚礁岩岸其實不少,可是都零星的散布在幾處,或者,那些珊瑚礁也僅是殘存下來的痕跡而已。沒有原生海岸林的存在,珊瑚礁岩岸也 無從存在,祇剩下殘留的珊瑚礁岩逐漸的被海水沖刷磨耗。可以想見的,幾十年後,五十年,還是八十年?不知道,反正就是阿公以後告訴孫子,說,在現在的海賊灣、新蘭港灣、加母子灣等幾處,其實是有珊瑚礁岩存在的。祇有這三處現在還有珊瑚礁岩嗎?不祇,從卑南鄉的富山村,一路北上到加母子灣,成功的小馬、 都歷、八邊、三仙台,長濱的烏石鼻,這些海岸都還可以看見零星的珊瑚礁岩岸。可惜的是,沒有學者為此大聲疾呼,台東縣政府唯利是圖的眼光,更不會覺得僅存 的珊瑚礁岩岸有什麼了不得。當全台灣的人都眼睜睜的看著墾丁的珊瑚礁海岸生態之美時,我們在台東卻對將要失去的零星珊瑚礁岩岸漠不關心。

若您認同我以上的觀點,或者,您非常不認同我以上的觀點,都好。我祇想說,貼出那麼美的海景不是要炫耀,而是希望能爭取"認識台東的美麗與哀愁"的認同 感。讓您親眼看一看美得令人心碎的海景,希望您愛護這一片大海,知道海岸林的重要性。若有能力為台東的海岸做點什麼事,那麼真的感激您。若無力付出什麼, 那麼也請您不要隨手亂丟垃圾,海邊的垃圾真的多到嚇人,撿都撿不完,撿到會問自己,我撿這些垃圾能撫慰的了大地的傷痛嗎?

太平溪康樂橋至鐵道步道段(2015年11月08日)

太平溪康樂橋至鐵道步道段(2015年11月08日)

此段河域有部份河床地農用



太平溪豐里橋至康樂橋段(2015年11月08日)

太平溪豐里橋至康樂橋段(2015年11月08日)

此段河域主要拍攝污水人工溼地生態池

太平溪出海口至豐里橋段(2015年11月08日)

太平溪出海口至開封橋段(20151108)

今年立冬這一天,隨著荒野台東分會.野溪小組一起踏查太平溪,主要要察看的是污水處理人工溼地生態池。

五月十六日時,這一段的河域我已先記錄一次,那一次也是因著荒野台東親子小蟻團的需要,替他們記錄太平溪的污水處理人工溼地生態池。在五月十六日當天,新 豐里橋至出海口段的東海太平溪出海口溼地早就乾涸了,而且,臨近河道的土堤已崩蹋,人工溼地已被植被覆蓋。而新豐里橋到豐里橋的東海溼地公園也是呈現乾涸 狀態,同樣被植被覆蓋。祇有在馬階醫院東海國小段的污水處理生態池尚有保留一些水域。

今日踏查,從太平溪出海口開始。小組成員從左岸看著對岸已崩蹋的"東海太平溪出海口溼地"感到不解?怎麼沒有看到水池。我說,早在五月前就是眼前的模樣 了,那一塊河岸草地,就是原來水池的位置。另一個非常不解的是,南京大排的污水匯流到太平溪出海口的濁水。黃濁且異味甚濃的家庭廢水,就這樣流入太平溪的 出海口,跟著太平溪的溪水一起流入大海。

早在七點時開始集合時,我就先在新豐里橋的橋頭,先把出海口到豐里橋這二段河域做空拍記錄。新豐里橋段到出海口,看起來和五月十六日時的差別不大。但是" 東海溼地公園"這一段就明顯不一樣了,不是水池有所了,而是水池入水口處開始動工,我並不知道那個工程是什麼,祇是看到施工中的黃土非常明顯。

今天看最久的地方,是馬階醫院旁的污水生態池。這一段的生態池可分成三池,我們從最靠近豐里橋的第三池看起,比較水池中的植被,池水的污濁度,還有空氣中 的異味。比較學術性的理論依據我無法說明,我祇能從實際可以觀察到的現像做一些記錄。第三池是水生植物尚存最多的一池,在池岸有發現大量金寶螺的紅色卵 塊,水中的金寶螺個頭也不小。對於金寶螺大家開始討論起肉質好不好吃的問題,我自己親自聽到的一個說法是,一位外配單親媽媽說,在她們家鄉,金寶螺是很好 吃的,台灣人不懂得如何料理。我忘了那位媽媽是越南籍還是泰國籍了,這位媽媽應該開一家料理店大力推廣那份料理法,憑台灣人那麼會吃的天性,我想全台的金 寶螺或許能被吃下肚來解決生態影響的問題,這是題外話。

第三池除了有為數眾多的金寶螺之外,我們還在池岸旁看到大型水蠆的殼褪,當然空中飛舞的蜻蜓本來就不少。說到空中,就要提到鳥類。外來種的八哥不必親眼 看,光是那不停止的叫聲就讓人注意到牠們的存在,珠頸斑鳩、烏頭翁等本地留鳥也能見到。水禽類最多的是大白鷺,在第三池及第二池都有見到,蒼鷺躲在樹蔭 下,祇有我們接近時才大叫一聲飛走。小白鷺也有見到,數量明顯很少。而一般大面積水域常會見到的紅冠水雞,今天完全沒有看到,白腹秧雞到是見到一隻。大白 鷺及蒼鷺存在的原因,在於第二池裡有不少台灣鯛 - 吳郭魚。第二池的水生植物祇有在池岸及池中殘存一些,說殘存意思是長得並不好。第二池水的污濁度也比第三池高,水面上看的見魚群上浮。魚群上浮的原因很簡 單,水裡的溶氧不夠,魚群祇好浮到水面,如果溶氧度再更差,甚至可以看見魚張口開闔直接"呼吸"空氣。這種現像在小時候就見過,活在污染的河水中的魚群會 在水面一張一闔的吸氣。因為第二池見到不少魚群,所以大白鷺及蒼鷺數量會比較多的原因就猜的出來。奇怪的是,第二池就見不到金寶螺。水生植物變少,金寶螺 的食物缺乏可能是一個原因,但完全看不到,這就讓我們猜測是因為水中的污染物讓金寶螺遠離第二池。

走到第一池注入第二池的引水道時,因為我走在前面,就讓我看到二隻翠鳥,這實在是令人錯愕。我向其他小組成員說我見到二隻翠鳥,他們立刻說,翠鳥不是要在 乾淨的水域才能生存嗎?這真是好問題,當我走近第一池時,看到了不少大肚魚的魚苗,成魚到是沒見到。我猜,翠鳥就是打著這些大肚魚主意吧。因為太平溪流動 的溪水就在污水生態池的另一側,所以會有翠鳥來污水生態池覓食也說的過去。第一池注入第二池的引水道,硫化物的氣味非常的濃,走近就聞的到,味道就和溫泉 的硫黃味一樣。大肚魚及吳郭魚能活在這種水域,鳥吃下去會不會傷身,能不能繁衍健康的下一代,能不能自然安養天年而亡,這不是單單一天的觀察就能得知的 了。

城市的興起,人口眾多帶來的環境問題,這是一大學問。太平溪的三處污水處理溼地,目前祇有一處還有運作。能有這樣的設施當然是非常好的,但是如果就用有這 一處污水溼地來證明對環境保育的證明,我覺得以台東市目前的人口規模而言,這樣的污水處理溼地還需要再增加。套句名言,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。

【太平溪出海口至豐里橋段】



知本溼地,雜木林帶現況 (2015年11月08日) ‪

知本溼地,雜木林帶現況(20151108)

自十月發現雜木林帶被縱火後,決定每個月也替這一大片林木草叢記錄一次。

十月多的天候真是令人難以捉摸,冬北季風的影響下,要記錄大範圍的雜木林帶,就要多準備二顆電池的電量。今天這種太陽大到受不了,又沒有風的天氣,反而一 顆電池就飛透之前二顆電池飛行的範圍。為了要記錄大範圍的地貌,勢必要飛得高才看得遠。飛行中,螢幕監視器上看到之前被燒過的林地,一樣處於枯黃的狀態, 似乎十月時的雨勢,還未能給予這塊土地足夠回復原貌的能量。其實,冬季的台東不就該是處於乾季嗎?把枯黃的野草燒掉,再生的野草和盛夏雨水足時的野草相 比,對此地的生態有什麼差異性呢?這我無從得知,不過,似乎這種放火燒枯草的行為,並不是今年才有,祇是我今年才知道而已。對當地的居民而言,他們或許比 我這個一個月來二次的"外人",對知本溼地這一塊土地,有更深的認識。

不管如何,我祇知道一件事,台東縣政府漠視這塊土地是既成的事實。一塊不能營利的土地,對執政者而言,或許在他們眼中這塊土地祇是麻煩而已,眼不見為淨, 聽不到就算了。什麼東方白鸛今年來不來,什麼灰面鵟鷹今年過境幾隻,那很重要嗎?政客的思維,不是熱愛土地的人所能理解的!!!

知本溼地 (2015年11月08日) ‪

知本溼地,立冬(20151108)

已是十一月了,今天立冬,太陽好大,大到會讓人以為是盛夏。

自八月蘇提勒颱風將原來的河道缺口回填海砂後,知本溼地的水澤一直維持著現有的規模,而且在雨水甚多的幾日,溼地的水澤面積還有增加。知本溼地由北側的射 馬干溪注入水源,台東鳥會也有資料註記溼地另有湧泉出水。知本溼地的水澤若沒有河道洩流入海,應該可以一直維持住現有的規模。今年度知本溼地水澤乾涸發生 在二月中,直至四月二十六日荒野台東分會和台東鳥會共同辦理"為知本溼地療傷、讓鳥兒回家"活動,動用二台怪手把河道回填,溼地水澤又再度回蓄水域。到了 七月八日,因為雨水過多知本溼地水澤水滿溢流成河道,那時水澤又再度的縮減面積。

目前已是冬候鳥入境的時節,我到知本溼地空拍後,並沒有實地觀測有多少冬候鳥在知本溼地棲息。老實說,我本人鳥功不好,除了本地的留鳥外,對於大量的鷸科鳥種實在沒有鑑別能力。台東鳥會好像也還沒有發佈有觀察到特別的鳥種。

知本溼地對於關心環境生態的朋友而言,是個重要的生物棲地。對當地的住民而言,則是畜牧放養的場所。今天開車進入沙地道路時,就有不少大黃牛迎面而來。空 拍機升空那時,大概是下午二點多吧,大群的山羊從右側雜木林帶走出,然後到水澤處飲水。好像有不少網友對知本溼地的羊群挺有興趣的,滾滾黃沙,漫遊羊群, 這個畫面在攝影家的鏡頭之下,營造出知本溼地另一種美感。如何在生態維護理想及土地利用的現實面取得平衡,這會是這一代的公民需要去思索及考量的議題。

三仙台珊瑚礁海岸(2015年11月07日) ‪

三仙台珊瑚礁海岸(20151107)

這一處的海岸線,是我在台東目前看到長達一公里以上的珊瑚礁海岸。以台東海岸線而言,我覺得它是獨一無二的了。台東的海岸線有不少地方,都零星散布著珊瑚礁海岸,除了加路蘭靠近小野柳處,沒有任何一處可以和此處的海岸線相提並論。

三仙台南側到基翬漁港及加路蘭到小野柳這二處的珊瑚礁海岸,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近海處的海岸原生林都保留的相當完善。在十一月七日這天,我走近三仙台珊 瑚礁海岸時,發現即使是遠離潮間帶的珊瑚礁潮池,都蓄有相當多的水量,而且,可以發現從海岸原生林有水源緩緩流入潮池內。這不禁讓我連想到在海賊灣、新蘭 港灣、加母子灣,這幾處都殘留著珊瑚礁岩岸,但是,這三處的珊瑚礁岩岸都不如三仙台及加路蘭的珊瑚礁岩岸。最大的不同處,就是珊瑚礁岩岸的海岸原生林是否 存留。海賊灣、新蘭港灣、加母子灣這三處幾乎已完全沒有海岸原生林了。

三仙台珊瑚礁海岸,我曾在2012年2月初徒步走過。那次親身接觸這一處,景緻讓我難以忘懷。我很高興在十一月七日時,眼前見到的海景和記憶中的並無多大出入。可悲的是,聽說這一處可能會被開發。

林務局對靠近基翬漁港的椰林處有張貼一張公告,說此處是國有林地三仙段179地號,要椰林的主人將椰林移除。我是不知道空拍所見的椰林是否會為害珊瑚礁岩 岸,但我可以猜想若是寶盛海洋生態園區在此處動工,那麼這僅剩的海岸原生林將無法再緊緊抓住沙土。雨水沖刷之下,大量的沙土入海,珊瑚礁還能像現在一樣 嗎?海中依賴珊瑚礁生活的生物還能存活嗎?

長光梯田(2015年11月7日)

荒草無情?欲望無窮?(20151107)

在真柄收好空拍機時,看了時間,是十一點五十幾了,所以,到金剛大道時應該超過十二點了。整個太陽的熱力,讓我回到七月來空拍時的感受。那時,也是在中午 時起沒有遊客,連當地人的車輛也難得看到。當然,今天金剛大道旁的景緻,也和七月一樣。這一句是褒還是貶就有歧異了,我的意思是,金剛大道旁的景色,一樣 是荒蕪的狀態,沒有耕種。

今天的風力很小,所以飛得很順心。可能是在真柄時,感觀已被刺激得太強了,對長光梯田的景象就沒那麼敏銳感觸。或許吧,因為心中有預設想要看到什麼,而眼前看見的不如心中所想,就會失去了欣賞的心情。

網路上有些訊息,想營造金剛大道不輸金城武大道。對於這二條大道到底誰比較美,我當然說,不予置評。說白一點,我是私心比較重的人,見不得美景被破壞。人 多的好處,我一定享受不到,當地的居民能享受的到嗎?我也不知道。我祇知道,人多垃圾多,糾紛多,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就有恩怨情仇。

荒煙蔓草的金剛大道,或許我應該陪養欣賞的眼光,搞不好,沒幾年後,我現在拍的景色將成絕響。就正如我今天回台東市所見,有人發現嗎?入船橋的海邊,被一 片鋼牆圍起來了,這是宣告當地的海岸,已準備大興土木嗎?眼前的金剛大道,雖然保留沒有耕種的面貌,至少,那就代表著良田尚未長出豪華農舍呀!荒蕪之美, 也是美,祇是要懂得去欣賞!

真柄梯田(2015年11月7日)

葭月真柄,好美(20151107)

十月一整個月,都沒有再到長濱。

昨天早上下著毛毛雨,沒想到下午陽光熱到令人傻眼。對我而言,這是預告明天是好天氣的熱力訊息。千萬不要放棄這難得的好機會呀。

騎到真柄時,大概是十一點半超過了吧。七月那時,若是正午進真柄村,入村的道路完全沒有蔭涼的陰影。現在卻因為太陽南移,入村道路上房舍陰影沿著道路連緜一片。接近中午,村裡靜悄悄的,道路上躺著一隻小貓咪,直到我接近牠,牠才起身離開道路。

從台十一線轉入真柄,一路都是上坡。道路先是穿過真柄村落,上方才是梯田所在。今天的天氣真好,空氣又清新,騎在真柄的村落裡,遠處的山脈宛如一道屏風, 感覺就像矗立在眼前。山上的景緻明明朗朗的就在眼前,人與山之間彷彿失去距離,要用比喻來說的話,就好像在看3d電影一樣,景象太清楚的反而覺得那好像不 是真的。有句話說,若有神助,事情順利到自己有點不能相信,畢竟十月時,心中雖然想要過來真柄,但是天候就是不配合。今天進入真柄村,前面的山景就如引導 者般的帶領自己,在山勢的注視下騎到我預定的起降點。
山上有一道瀑布,非常顯眼,白雲纏繞在山腰上,配著青翠的植被,加上裸露的岩壁,我要慶幸我還有一雙欣賞的眼睛可以察覺山脈的美。若是能少掉那些高壓電 塔,這眼前的一切就更加的完美。接下去不敢想像了,高壓電塔的搭建過程,給山脈留下多少的傷痕。九月六日那天來記錄時,還聽的到左上方山上,傳來大型機械 動工的聲響。

離開三仙隧道後,我就發現了一件事。在成功以北的溪流,水勢都大到不可思議。怎麼說呢?印象中,台東的溪流在冬季是屬於枯水期,所以到了冬天會成為沒口 溪,意思是溪水不會直接流入海中,而會在出海口附近伏流化,溪流出海口甚至常常被高高堆起的海沙阻隔,已致於就算溪床中還有水,也會被海沙圍繞成小水潭。 可是,今天一路往長濱騎的過程中,看見成功以北的溪流,幾乎條條溪流的河水都直接流入大海。這是說十月時,或是前幾天成功以北都在下雨?還是真的是成功以 北的溪流,就算在冬季水勢一樣夠多足以出海?這需要找當地人來問看看了。

空拍機這次的起降點,和之前都不一樣,這是上次在九月六日那天決定的。想嘗試不同的飛行路線,意思是野心很大,想一次記錄更多的地貌。起降點旁不遠處,停 了一台大型的消防車,車上沒人。我停好機車,開始組裝空拍機時,停著消防車的路上路續開來幾台車,可是又轉入另一條小路,原來,他們要到上方的民宿去,但 消防車停在路邊,他們無法會車。我是沒看到什麼煙,但我停機車的前方,似乎有警車及小型的消防車在。我升空的那刻,坐在賓士車上的旅人走過來問我是不是有 發生火災,我說我也才剛到不到幾分鐘,沒看到任何的火苗。我問了她是不是要到民宿去,她則問我是要空拍嗎?

今天的真柄真美!還沒進到真柄村時,長光村臨近台十一線的田地,不少田剛翻過土。我心裡非常的納悶,到底十月時這附近的農民有沒有開始插秧呀?台東市、東 河鄉的稻田都已開始收割,難不成長濱這邊十月還沒插秧。空拍機升空後,監視螢幕上看到一大片剛翻土的田丶剛放水的田,也有已插秧的田地。看起來,城仔埔聚 落上方的梯田,有耕種的面積比較多,空拍機當然就往那個方向飛去。我看過網路上有人張貼池上的空拍稻田,依照我自己的空拍經驗來判斷,那張池上稻田的空拍 圖,少說是在高度三百公尺以上拍的。拍攝的內容是已耕耘後,尚未插秧的田地,整張相片全是滿滿一小塊一小塊的稻田,因為每塊田的顏色深淺不一,整張圖看起 來就有另一種大地之美的美感。在真柄附近,因為農人似乎不是集體耕種,很多稻田的使用情況都不一樣。

今天,一路北騎的心情很好。沒有隨著天候改變情緒,沒有因著路過東河、成功、長濱就變化心情,反正,就不像十月時一路提心吊膽的擔心會不會下雨。心情好, 就慢慢騎,慢慢著看著一路上的美景,看著東河的向日葵,看著成功蔚藍的海水,看著長濱清晰的山勢。因為騎不到時速九十,也讓我避開了罰款,總共有三次警察 測速。第一次,我傻到近到十公尺左右才知覺那是警察測速,第二、三次我則保持著一樣的速度,目視警察們離開。尤其是第三次,我前面那台車就被攔下來。好 像,都是抓往北的車,南下的方向就沒看到。我心中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,那一大群,而且好幾群重機隊,警察抓不抓呀?我肯定他們的車速一定比我的還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