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

知本溼地西側草生地(2017年1月20日)

墜機與迫降(20170120)
  知本溼地,我原本的認定祇是靠近木麻黃保安林處的那一大塊水泊。自去年五月八號水泊出海口被開挖洩水後,因當時怪手下挖,破壞了出海口處河道下方地質結構的緣故。雖然後來有回填海砂阻斷溪水入海,但在去年七月尼伯特風災的大量雨水匯聚於知本溼地,造成水泊水滿洩流的狀態,出海口再度被滿溢出來的雨水沖刷成河道。深切至少有一層樓高的河道,讓水泊區無法再大量蓄水。去年冬北季風的吹砂,也無法讓沖開的河道回填風砂形成沒口狀態。這樣子,要再見到近三十公頃的水泊面積也不可能了。
  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,見到知本溼地每年都因為農民自行開挖水道洩水,造成溼地棲地被破壞,眾多水生生物死亡,於是和台東縣野鳥協會及知本卡大地布部落,聯合組成知本溼地小組。用意是透過民間團體的力量,自行調查、記錄知本溼地的重要性,以期能夠向內政部營建署申請將知本溼地升級為國家級溼地。自去年六月成立知本溼地小組以來,每一個月都召開一次例行性會議,研討申請計畫的推動工作。在去年七月二十九日及三十日,特別請陳德鴻及賴榮孝二位老師,到台東指導如何申請及撰寫國家級溼地計畫書。溼地小組召集人小月桃(荒野人自然名)又透過人脈關係,找到一群關心知本溼地的年輕學者-台大森林系的林傳凱、劉鎮、黃瀚嶢…等人,他們去年多次自行自費到知本溼地進行生態調查。在這些年輕朋友幫助之下,透過他們親自走入知本溼地內,幫助知本溼地小組成員更認識原水泊區之外的其他範圍區域。並且還運用微生態棲地的理論,將知本溼地各種不同的棲地地貌命名。共有:淡水域、泥灘地、草生地-濱水草澤區、礫石短草區、長草灌叢區及濱海植被區。這也讓我在空拍記錄的時候,開始重視除了淡水域外的西側草生地。
  今天第二趟的空拍記錄,主要是淡水域(原水泊區)西側的草生地。起飛點是在被焚盡的垃圾堆盡頭處。我是打算先拍攝養牛區西側的那二個水漥。有意思的地方是,這一處的草生地除了靠近出海口端有一塊被放火的區域外,其他地方幾乎都是呈現枯黃的草地面貌。其中,呈長條形帶狀往西側延伸的灌木林,讓我察覺以前沒有注意的隱藏現像。在我替台東其他地方作空拍地型記錄時,因著我參加野溪小組踏查的背景,我發現在被開發的地貌,若有發現長條狀的植被帶,那個植被帶的下方通常都是溪流的所在。而知本溼地西側草生地,除了現有的知本大排外,已見不到有地表流水的存在。那麼,在所有草本植物都呈現枯黃的冬季,還存有帶狀的灌木植被往西側延伸,我會認為那個植被帶的下方有伏流水脈的存在。在祇能用眼睛來佐證的影像之下,養牛區西側的二個水漥,那塊長條型往西延伸的綠色草地,很清楚的就可以看出是舊河道的原址,至少,那裡曾經是條小型水道。要不然,其他的草地全枯黃了,那條長型的草地是憑什麼維持綠意呀。
  大鐵拱門的右側,朝知本溪的方向,被整出一大塊裸露地。大鐵拱門附近被農墾利用的狀況很多,而且有住屋的存在。堆置砂石區,靠近堤岸缺口的北面草生地,原來應該是長草灌叢區的範圍,一大片被火燒光光。特別黑的地塊,應該是一月十七號那天才被燒掉的。
  這塊土地,真的多災多難,難怪多年來一直是維持在草生地的狀況。
  今天,沒有砸機。其實,要是真掉下來,我也沒資料來更新印象東海岸這個園地了。這一趟飛行記錄,在最後飛回起降點時,驚心動魄的爭分奪秒,真的又是在測試操控者的心臟夠不夠力。那時,空拍機已位於知本溪堤岸上方。當我意識到空拍機要回返的方向,正好是逆風狀態,然後更要命的是,監視螢幕的電池量祇是寫好看,完全不能相信的。當時空拍機頂著北風,牛步的往起降點前進。而我眼睜睜的看著監視螢幕上,顯示距離的數字慢慢倒數,電池百分比卻好像以一秒少1%的速度狂掉。在我能目視到空中的空拍機,同時發現電量狂減,以致於最後空拍機的電量正好夠飛到我的前方,就直接斜著迫降在我眼前,同時電量顯示為零,讓我想要操控滯空接機的機會都沒有。還好,關掉空拍機馬達那刻,來得急在飛行槳翼已觸地的情況下,保全了那一對新槳翼。要不然,今天的第二趟飛行就會讓全新的槳翼折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